紡織產業加速“綠色轉型” 東莞企業發力新面料搶占先機
11月,廣東兆天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彥敏剛剛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正式加入“3060中國紡織服裝碳中和加速行動”計劃,通過邀請專家對企業開展全方位診斷,推進企業節能、降耗、減排工作,建立綠色制造體系,實現企業綠色轉型升級。
在“世界級服裝產業集群先行區”東莞,像兆天紡織一樣,一大批紡織服裝企業積極擁抱綠色環保材料,促進新技術與集群發展深度融合,引導產業加快向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科技時尚綠色”已成為新時代紡織工業的新定位。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以綠色、低碳、循環為特征的新經濟形態加速形成,紡織產業只有乘上“綠色環保、智能制造、高效節能”的列車,才能駛向產業提質增效的新時代。
多省出臺紡織產業新政
紡織服裝行業是我國的經濟傳統支柱產業,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一直是全球可持續治理的活躍力量。
《紡織行業“十四五”綠色發展指導意見》指出,綠色發展不僅成為國際紡織供應鏈采購決策和布局調整的現實影響因素,也是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重要來源。當前我國已制定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對紡織行業綠色發展提出剛性要求。到2025年,中國紡織行業實現從消耗型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轉變。
自2016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共有251種綠色設計產品、91家綠色工廠、10家綠色供應鏈企業、11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被工信部列入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名單,完成40余項綠色標準制定和發布,頭部企業尤其是品牌企業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全生命周期綠色化管理加速融入紡織產業鏈體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廣東、浙江、江蘇、江西等多省陸續出臺政策文件,明確紡織業發展的近期、遠期規劃,發布促進紡織業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助力紡織業綠色轉型升級,而“綠色低碳”成為其中的關鍵詞。
廣東省起草的《關于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將推動廣東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走時尚化、高端化、品牌化、數智化、低碳化、國際化和總部經濟集聚地、創意設計策源地、服貿會展新高地的“六化三地”高質量發展道路,培育世界級先進紡織服裝產業強省。
浙江省提出,將順應科技、時尚、綠色發展趨勢,以數字化改革和“雙碳”戰略為牽引,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三鏈”協同,實現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全力打造世界級現代紡織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現代紡織標志性產業鏈。
江蘇省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瞄準國際先進、科技創新、智能制造、節能降耗、質量提升、市場開拓、強化服務等方面,以國際先進為定位,培育世界級高端紡織集群。
在近日東莞虎門舉行的“2022紡織服裝綠色發展和責任轉型國際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表示,近年來,國際產業格局深刻變化,工信部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引領和鼓勵建立企業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分別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個維度上助力紡織服裝工業的綠色發展。同時,鼓勵企業圍繞“雙碳”目標,聚焦綠色低碳關鍵技術,把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徹到生產經營各環節、全流程、多領域,重塑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新優勢。
莞企提速新面料研發
當前,面對紡織服裝行業轉型,疊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在推動服裝服飾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上,我國正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有關數據,今年1—10月,規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1526億元,同比下降25.1%。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的困難,既有外部環境變化、疫情散發等時段性因素導致的需求不足問題,也有行業長期積累的創新不足、低水平競爭等問題,增強了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感,紡織服裝產業正加速向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群是廣東提出的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之一,其中東莞紡織服裝業作為區域傳統優勢產業,在集群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東莞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東莞聚集了1.2萬家紡織服帽制造企業,涌現出以純、都市麗人等知名品牌,以及虎門、大朗、茶山等全國服裝名鎮。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日益提高,綠色產品和綠色標志風靡全球,國際終端品牌積極擁抱綠色環保材料,“環保”“綠色”“天然有機”等詞匯更是成為各大企業打造品牌效應、增加產品附加值、凸顯銷售亮點的重要手段。
大朗鎮毛織產業鏈黨支部委員鄧佩珊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新材料研發上,大朗毛織采用的新型紗線整合了防火、自發熱、抗菌、抗病毒、鑲嵌式無感蔥、植物染等各類全球領先的功能性材料,大朗毛織每年研發推出的紗線新品近1萬種,花式紗專利數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二。如印象草原等毛織企業推出全球首件植物染羊絨大衣,藍美紡織等紗線企業研發出“火山巖”自發熱纖維材料、無感閃亮蔥技 術等,在國際展會上受到關注好評。
東莞市必利服飾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左超介紹,必利服飾在服裝原材料選擇方面,選擇棉麻天然纖維,部分回收棉和滌綸,天絲、莫代爾、粘膠再生纖維;在服裝顏色選擇方面,以自然顏色為主,不追求過于復雜的顏色,減少染色污染;服裝工藝選擇方面,選用環保的服裝生產工藝,放棄高污染生產工藝。得益于綠色環保的理念,讓必利服飾的環保綠色產品附加值得到進一步提升,受到了當下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廣東兆天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彥敏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未來紡織服裝行業綠色轉型是大勢所趨,我們通過加入減碳計劃,制定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將其納入企業發展戰略,確保企業節能、降耗、減排工作的推進,推動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與合作廠商一道為行業綠色轉型升級貢獻力量。”